最新刊期

    郑泳, 冯明薇, 蔡季宏, 罗澍然, 秦雁, 陈逸敏

    当前状态: 二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13
    摘要:水浮莲泛滥会对区域水安全和水生态造成严重危害,及时、精准地监测水浮莲分布状况是水浮莲治理的基础。为提升水浮莲遥感监测的效率、精度和适用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物时空关系的水浮莲遥感监测方法。该方法在提取植被范围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并比较长时序光学遥感影像中植被和水体光谱指数的关系变化排除陆生植被影响,从而实现水浮莲像元的快速提取。本研究以广东省鉴江流域为研究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2022年流域片区的水浮莲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水浮莲识别效果较好,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92.9%和86.7%。2022年3~5月期间鉴江流域主要河道存在多处水浮莲高密度聚集区,水浮莲面积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本方法可为大面积水浮莲的准确监测和精准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水浮莲;遥感监测;光谱指数;Sentinel   
    17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791847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1

    邱明明, 李晓敏

    当前状态: 四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29
    摘要:探明极端干湿交替气候条件下黄土的力学性质是地质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依据。以延安新区某工点路堑边坡Q3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原状与重塑黄土多次干湿循环试验和直剪试验,揭示干湿循环次数、路径、幅度以及法向压力对黄土抗剪强度及其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法向压力条件下干湿循环黄土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呈应变软化型,其峰值特征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渐减弱;原状黄土在干湿循环条件下抗剪强度衰减相较于重塑黄土更为显著,经历3次干湿循环后抗剪强度衰减幅度达77.82%以上;高、低压力段下干湿循环黄土的抗剪强度及其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在直剪试验时应考虑低压力段;黄土抗剪强度指标随干湿循环次数呈快速衰减-缓慢衰减-渐进稳定的发展趋势,干湿循环作用对黏聚力的影响大于内摩擦角;黄土抗剪强度指标与干湿循环幅度呈负相关关系,干湿循环幅度越大,高压力段的黏聚力和低压力段的内摩擦角衰减越快;黄土抗剪强度指标的绝对劣化度曲线发展过程可描述为快速增长阶段(1~3次)、缓慢增长阶段(3~5次)和渐进稳定阶段(5~7次),快速增长阶段占比达78.77%以上;基于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了干湿循环黄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绝对劣化度预测模型。  
    关键词:路堑边坡;浅层黄土;极端干湿交替作用;剪切强度;劣化模型   
    5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791591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1

    黄银萱, 关展亮, 廖威林

    当前状态: 一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88
    摘要:绿地被认为是促进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区域提供生态服务、社会服务和经济服务。不同区域气候、社会经济要素与绿地的空间聚集类型具有一定差异,不同组合带来了绿地服务水平的差异。本研究基于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使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了2020年广东省区县尺度下绿地在气候和社会经济方面的空间聚集特征和服务水平情况。结果表明,珠三角和粤东核心的部分区县绿地与各指标的空间聚集为连片的“高-低”聚集;条带状的“低-高”聚集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在4大分区中,粤北地区绿地服务水平高,绿地服务基本满足气候和社会经济需求;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绿地服务水平偏低,绿地在气候、社会经济方面的不公平性凸显。本研究分析结果反映了广东省各分区绿地的服务水平及供需关系,为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绿地;双变量空间自相关;莫兰指数;服务水平   
    9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791407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4-01

    胡双飞, 郑玉莹, 谢诗婷, 苏薇薇, 彭维, 李沛波, 吴灏

    当前状态: 四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03
    摘要:采用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MHS-SPME,multiple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技术,定量分析了不同年份广陈皮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考察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样品量以及不同萃取头涂层,建立了采用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MHS-SPME)对广陈皮中D-柠檬烯、γ-萜品烯、L-α-萜品醇和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含量测定方法。研究共定性出挥发性化合物50种,包括萜类、醇类、醛类和酯类。结果显示,广陈皮中的萜类化合物随着陈化年份增加含量下降快于酯类和醇类。该发现有助于揭示广陈皮在陈化过程中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  
    关键词:MHS-SPME;GC-MS;广陈皮;挥发性化合物   
    12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791100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4

    苏薇薇, 李沛波, 吴灏, 彭维, 苏畅, 聂怡初, 罗钰龙, 李泮霖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50007
    摘要:本团队20多年来致力于开展南药化橘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了化橘红psbA-trnH区、ITS区和ISSR-PCR的分子指纹图谱;明确了化橘红真正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化学物质基础、药效物质基础);系统阐明了化橘红的作用机制,深入挖掘其作用本质;完善了化橘红质量评价体系,推动了化橘红的国际化进程;开发以化橘红为基源的创新药物,延长了化橘红的产业链,对促进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南药;化橘红;资源开发   
    6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758341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1

    张超, 刘璐洁, 王婵茜, 朱文达, 何业谱, 刘志军, 陈河如

    当前状态: 三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50012
    摘要:为探讨1,2-二取代肼的FAPα酶靶向前药及抗癌特征,通过在1,2-二取代肼的肼基上键合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Z-GP-),合成了2个新型1,2-二取代肼的FAPα酶靶向前药化合物,分别为2-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2-(4-甲氧基)苯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Z-GP-5a)和2-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基-2-(6-甲氧基-2-)萘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Z-GP-5b)。建立体外FAPα酶切模型,验证Z-GP-被酶切的可能性。利用NIH-3T3及非原代肿瘤细胞株C6、K1735、HepG-2、MDA-MB-231、B16验证其减毒特性。体外酶解实验证实,Z-GP-5a和Z-GP-5b能被FAPα酶解,释放出2-(4-甲氧基)苯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5a)和2-(6-甲氧基-2-)萘基-1-(4-(N-异丙基)氨甲酰基)苄肼(5b),具有FAPα酶靶向性;同时,Z-GP-5a和Z-GP-5b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细胞毒性相比于5a和5b有所降低,初步验证其减毒效果。噻唑蓝法(MTT)检测发现,在孵育时间为48 h的情况下,Z-GP-5a和Z-GP-5b对C6、K1735、HepG-2、MDA-MB-231、B16五株常见非原代肿瘤细胞株均表现出比相应母药5a和5b低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与5a相比,Z-GP-5a对C6、K1735和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有所降低,其抑制活性分别降低1.23、2.06和2.38倍;对于HepG-2和MDA-MB-231细胞株而言,其增殖抑制活性分别降低9.95和15.0倍。另外,与5b相比,Z-GP-5b对C6、MDA-MB-231和B16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分别降低了6.50、6.14和13.0倍。缀合物Z-GP-5a和Z-GP-5b分别为5a和5b的FAPα酶靶向前药化合物,在细胞水平上达到一定的减毒增效效果。  
    关键词:FAPα酶靶向前药;1,2-二取代肼;抗肿瘤;烷化剂;药物设计合成   
    7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758338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1

    郭琳娜, 于元元, 郑春雄, 梁超伦

    当前状态: 三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50
    摘要:优化脂质体及胰腺癌细胞外泌体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样品前处理条件,以提高透射电镜下的成像质量并保护样品结构完整性。针对脂质体和外泌体在TEM下成像衬度弱、结构易受损的问题,系统探索了一系列样品前处理实验方法,包括滤膜除尘、琼脂糖凝胶柱纯化、磷钨酸负染、真空加热干燥及提取液浓度稀释等。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脂质体及外泌体的形态特征,并讨论了其对透射电镜成像效果的影响,从而为得到更真实可靠、满足分析要求的透射电镜形态结构观察表征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相比常规磷钨酸负染法,脂质体样品经滤膜除尘及凝胶柱纯化后成像效果得到提升。对于外泌体样品,优化磷钨酸负染时间及样品浓度,其尺寸分布均匀,形态特征明显。  
    关键词:脂质体;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形态特征;前处理方法   
    6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758335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1

    姜永军, 李红玲, 阮萍, 陈路, 李艳春, 胡庆, 谢功勋, 孟云鹤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09
    摘要:在仅依赖组织病理图像且缺乏额外辅助检测的情况下,腹膜后软组织肉瘤小体积活检样本易导致观察者之间的判断差异,影响疾病亚型的整体诊断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多中心收集了157张全切片图像(WSIs),涵盖去分化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和高分化脂肪肉瘤五种疾病类别。基于上述WSIs,提出了基于单尺度图像与多尺度图像的两种模型集成方法,并利用ResNet18、EfficientNet B7和EfficientNet V2等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集成方法均取得了较高的分类准确率,最佳模型在块级分析中达到82.27%的总体准确率,在全切片分析中达到80.95%。因此,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辅助病理学家在临床实践中诊断腹膜后软组织肉瘤。  
    关键词: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深度学习;全切片图像;亚型诊断   
    31
    |
    3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60120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3

    黎容熙, 唐家成, 胡天江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48
    摘要:针对灾难环境可能造成全局定位系统的失效及可见光图像的退化,以及传统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重定位算法因图像特征点不足而成功率较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地图的无人机重定位方法。该方法依赖RGB-D图像来识别并构建受灾环境中的路标点,通过与先验地图间的路标点匹配,进而优化求解得到无人机的相对位姿。通过减少对目标识别网络潜在的广义物体识别能力的抑制,得到图像中的高级别特征点,有效解决了因特征点不足而难以重定位的问题。基于广义物体重建的路标点,提出了一种快速的路标点检索与匹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目标识别网络的路标点构建方法相比,本方法能在未知环境中重建更丰富的路标点,并能有效地基于这些路标点进行重定位。在图像退化的灾难场景中,本方法展现出比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图像检索方法更高的召回率和鲁棒性。  
    关键词:城市火灾;无人机;重定位;语义地图;回环检测   
    17
    |
    1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60117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3

    温立民, 杨睿, 聂磊, 吴锋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36
    摘要:提出了基于Logistic函数拟合S型散点图的雾浓度评定算法。首先,提取LIVE标准图集归一化灰度差-比散点图先验;基于散点曲线与视场雾浓度的一一对应关系,引入Logistic函数并推导出适合回归分析的模型。其次,采用迭代搜索法确定纵向高斯分布的最佳回代样本点,以提高检测精度。最后,建立参数估计(β^,γ^)的查找表,采用计算相关系数和遍历搜索查找的方法实现雾浓度等级评定。同场景不同浓度图像样本1的测试表明,真实图像的PM2.5与查找表PM2.5的相关系数达0.99,检测误差小于2.9%;近似场景不同浓度高速公路图像样本2的测试表明,真实图像PM2.5与查找表PM2.5值的相关系数达0.98,检测误差小于1.8;执行效率对比测试表明,本文算法对于300 Kb样本图像的处理时间为19.8 s,低于同精度数据驱动的深度视觉算法;检测精度对比测试表明,本文算法优于其它典型算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图像;雾浓度检测;NGDR;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查找表   
    21
    |
    3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58513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3

    孟超, 高志华, 黄珏皓, 柴少波, 刘帅, 孙雪兵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64
    摘要:依托武汉市某深基坑工程,采用PLAXIS 2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黏性土和砂性土HSS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对长江一级阶地软土地层的敏感性进行评估,并对显著敏感的参数进行反演。首先,对黏性土和砂性土HSS模型部分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了对隧道拱顶沉降影响最为显著的参数;然后,对长江一级阶地软土地层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待反演的力学参数;最后,结合既有隧道拱顶沉降的监测数据,通过确定性正反演法对待反演的力学参数进行反演。结果表明:无论是黏性土还是砂性土,对隧道拱顶沉降影响最为显著的参数均为小应变参考初始剪切模量(G0ref);长江一级阶地软土地层中,对既有隧道变形影响显著的地层为粉细砂层和细砂层;反演获得的粉细砂层G0ref为90 MPa,细砂层G0ref为120 MPa。  
    关键词:HSS模型;深基坑工程;数值模拟;参数;敏感性分析;反演   
    14
    |
    2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58509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3

    李文科, 涂良辉, 赵昌霞, 刘传超, 苏文涛, 卢俊, 刘吉禹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37
    摘要:研究了改善装机条件下的太阳能无人机的性能。首先,采用单独螺旋桨的缩比模型,通过风洞试验验证了本文所选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其次,采用定常和非定常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螺旋桨安装位置和单独螺旋桨、带机翼螺旋桨两种构型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以及改善装机条件下螺旋桨对无人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机翼螺旋桨相比于单独螺旋桨的推力、功率等均增加;螺旋桨滑流对短舱影响很小,主要是滑流加速导致短舱阻力少许增加。螺旋桨滑流导致无人机机翼升力曲线斜率降低、阻力增加,俯仰稳定性增加。随着螺旋桨距离无人机机翼前缘的距离的增大,带机翼螺旋桨的性能逐渐趋近于单独螺旋桨的性能。  
    关键词:太阳能无人机;气动性能;单独螺旋桨;带机翼螺旋桨;螺旋桨滑流;数值模拟   
    11
    |
    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5850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3

    雷玟, 陈煜, 沈岩, 刘辉, 曾德迈, 孟圣峰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01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工况下微波离子推力器的推力特性,建立了微波离子推力器的推力估算模型。通过推力架试验测量推力并分析误差,探讨了工质流量、微波功率和屏栅电压对屏栅电流及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估算推力时,选择羽流发散修正系数为0.98、离子能量修正系数为1.02时可以修正估算模型。通过推力性能试验,可以发现栅极电压对推力的影响符合理论估算;微波功率和工质流量的增加主要影响放电室中氙原子的电离数量,促进电离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推力器的推力性能。  
    关键词:引力波;微波离子推力器;推力特性;试验   
    7
    |
    2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58501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3

    王家胜, 李飞, 何越, 吴乐燕, 李春谋, 曾茂桢, 陈俊汝, 陈海生, 郭琪琪, 范加希, 王淇, 黄萱, 陈伟庭, 张擎

    当前状态: 六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74
    摘要:促血小板生成素(TPO,thrombopoietin)通过其受体c-Mpl调控巨核细胞发育以及促进血小板生成,与多种肿瘤预后和生存有负相关性,这与循环TPO的内化降解及c-Mpl可变剪接体c-Mpl-D内吞有关。本研究首先用逆转录表达系统构建了UT-7/c-Mpl-D稳定系细胞以研究c-Mpl-D单独存在情况下的功能,通过电转的方式构建了Dami/c-Mpl-D稳定系细胞,进行研究c-Mpl-D对c-Mpl-F功能的调控,进一步通过交联剂与免疫共沉淀研究c-Mpl-D与TPO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c-Mpl-D与c-Mpl-F共存时,c-Mpl-D可促进Dami细胞增殖,抑制Dami细胞凋亡,阻止Dami细胞往巨核细胞方向成熟。同时,c-Mpl-D在细胞中TPO刺激后显著降低了受体内化效应。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随巨核细胞分化成熟c-Mpl-D表达量不断上升相关生理意义的模型,为c-Mpl-D和巨核细胞增殖分化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认识,为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机制的分析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对c-Mpl-D相关病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c-Mpl-D;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内化   
    19
    |
    2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973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2

    张越诚, 马静, 孙凌波, 陈飞, 张诗雨, 张雨晗, 李淼, 张雅蓉, 马红燕

    当前状态: 三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47
    摘要:Mn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众多生命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发现,Mn2+可独立激活cGAS-STING通路,显著提高免疫治疗效果。但由于Mn2+特异性分子探针的缺失,导致Mn2+介导cGAS-STING通路免疫调控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严重滞后。因此,急需构建活细胞内Mn2+的检测与成像方法。本文使用天冬氨酸与对苯二胺为原材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双发射特性的碳量子点。当Mn2+加入碳量子点溶液时,碳量子点在350 nm处的荧光发射峰显著增强,而其在610 nm处的发射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因此,使用350、610 nm处的信号值分别作为响应信号与参比信号,便可构建特异性识别Mn2+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在最优的条件下,该探针在9.0×10-7 ~1.5×10-5 mol/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检出限为6.1×10-8 mol/L。该探针得益于Mn2+介导的比率型荧光信号响应,使其具有出色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稳定性,能进一步应用复杂生物样品中Mn2+的分析检测与细胞成像,对Mn2+介导cGAS-STING通路免疫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Mn2+;碳量子点;比率型;细胞成像;荧光   
    5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5872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0

    陈思竹, 王雪, 吴银飞, 黄尚瑛, 于思, 黄仪有, 曹影影, 何细新

    当前状态: 四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62
    摘要:以α-倒捻子素为先导化合物,对其C-3及C-6位羟基进行结构修饰,经烷基化、水解反应引入不同碳链长度的羧酸酯、羧酸、酰胺取代基,设计并合成了18个衍生物。采用[3H]标记液体闪烁计数法测试了衍生物体外抑制磷酸二酯酶4(PDE4)活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5个衍生物(2a~6a)的PDE4抑制活性优于α-倒捻子素,其中7碳链长度的羧酸类衍生物5a的活性最强(IC50 319 nmol/L)。  
    关键词:α-倒捻子素;衍生物;磷酸二酯酶4   
    18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988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0

    黄尚瑛, 刘兴福, 陈思竹, 刘昊柏, 张国强, 黄仪有, 曹影影, 何细新

    当前状态: 三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61
    摘要:基于芒果苷元(norathyriol)氧杂蒽酮骨架,以芒果苷为起始原料开展结构修饰,经脱去2-糖基、2,3-环合、6,7-取代反应,设计合成了16个衍生物;采用[3H]标记液体闪烁计数法,评价衍生物体外抑制磷酸二酯酶4(PDE4)活性;运用Auto-Dock及pymol软件分析强抑制活性衍生物4与PDE4靶点蛋白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所得衍生物对PDE4的抑制活性较芒果苷元均有较大提升,其中衍生物4的抑制活性最高(IC50=358 nmol/L),对接显示结构中吡喃环与Gln-369形成氢键作用,6-位甲基环丙烷取代基与周围的疏水氨基酸形成疏水相互作用。  
    关键词:芒果苷元;衍生物;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11
    |
    4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985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0

    薛俊娟, 李波, 王雷清, 崔玉磊, 廖琼

    当前状态: 三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43
    摘要:为研究桉属植物细叶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的化学成分,探究所得化合物的潜在生理活性,本研究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21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比旋光法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分别鉴定为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ehletianol C(1)、dihydrobuddlenol B(2)、二氢去氢双松柏醇(3)、波棱素(4)、vitrifol A(5)、(-)-丁香树脂酚(6)、(-)-南烛木树脂酚(7)、异落叶松脂素(8)、erythro-1-(3,4-dimethoxyphenyl)-2-O-(2-methoxy-4-omegahydroxypropylphenyl)propane-1,3-diol(9)和threo-guaiacylglycerol-β-O-4′-dihydroconiferyl alcohol(10);3个间苯三酚类化合物:multifidol glucoside(11)、lysidiside A(12)和2,4,6-trihydroxy-1-butyrophenone-2-O-β-D-glucopyranoside(13);3个黄酮类化合物:(S)-柚皮素7-O-葡萄糖苷(14)、(-)-2,3-trans-dihydrokeampferol-3-O-α-L-rhamnoside(15)和根皮素(16);5个芳苷类化合物:garcimangosone D(17)、脱氧土大黄苷(18)、glochierioside F(19)、citrusin C(20)和苄基-β-D-葡萄糖苷(21)。化合物1~21均为首次从细叶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19和20为首次从桉属中分离得到。利用DPPH法探究所得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4、6、7、9、10、12、13、15和16的抗氧化活性IC50为13.42~65.97 μg/mL,均弱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其中化合物3、6和10活性相对较强,与维生素C接近。  
    关键词:细叶桉;间苯三酚;黄酮;木脂素;化学成分   
    16
    |
    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982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0

    陈佳倩, 崔清雅, 吴雷名, 陈贤安, 郑冰莹, 黄冬, 唐贵华

    当前状态: 四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14
    摘要:采用硅胶柱、凝胶Sephadex LH20柱、p-HPLC等多种色谱法对圆叶乌桕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一共从中获得23个化合物。运用核磁等波谱法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确定为飞龙掌血内酯酮(1)、飞龙掌血内酯(2)、莨菪亭(3)、6,7-二甲氧基香豆素(4)、6,7,8-三甲氧基香豆素(5)、8-羟基-5,6,7-三甲氧基香豆素(6)、5,6,7,8-四甲基香豆素(7)、lup-20(29)-ene-3α,23-diol(8)、算盘子酮(9)、3β-O-trans-caffeoylbetulinic acid(10)、oleana-1,18-dien-3-one(11)、morolic acid acetate(12)、β-谷甾醇(13)、胡萝卜苷(14)、6-hydroxystigmast-4-en-3-one(15)、oleodaphnone(16)、5′-甲氧基川陈皮素(17)、trigonochinene E(18)、没食子酸乙酯(19)、瑞香毒素B(20)、(+)-3-hydroxy-1,5-diphenyl-l-pentanone(21)、5-hydroxy-3,4-dimethyl-5-pentylfuran-2(5H)-one(22)和吲哚-3-甲醛(23)。已知化合物1~23均为首次从圆叶乌桕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所有单体化合物进行初步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8和18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975具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3.97 ± 0.40)和(26.61 ± 1.81) μmol/L。  
    关键词:圆叶乌桕;化学成分;细胞毒   
    6
    |
    3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980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0

    郑娜妹, 刘洪亮, 唐凤婷, 李锦俊, 张轩, 杜志云, 黄华容, 刘岚

    当前状态: 二校优先
    DOI: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327
    摘要:对桶状海绵共生真菌Penicillium rolfsii 8196#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通过大米固体发酵培养,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以及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9个化合物3,5-dichloro-2,6-dihydroxy-4-methyl-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1),methyl asterrate(2),penicillither(3),methyl dichloroasterrate(4),2,4-dichloroasterric acid(5),asterric acid(6),5-hydroxymethylasterric acid(7),sulochrin(8),hydroxysulochrin(9),其中化合物1、2、7首次从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MTT法测试细胞毒活性,表明化合物6对T-24细胞有细胞毒性,IC50值为16.60 μmol/L;二倍稀释法抗菌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4、5对沙门氏菌有弱抗菌活性,其MIC值均为50 μmol/L;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中发现化合物8和9在浓度为10 μmol/L时具有强抗氧化活性,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了79.81%,70.84%。  
    关键词:海绵共附生真菌;青霉属;次级代谢产物   
    9
    |
    3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03978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1-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