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5年第64卷第2期

      研究论文

    • 不同粒径钙质砂的侧限变形及内部应力演化

      袁泉, 施旭, 高燕, 江雨潮, 孙乐
      2025, 64(2): 1-11.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32
      摘要:本文通过自设计的亚克力模型盒进行了不同粒径钙质砂侧限压缩与多级蠕变试验,探究了各级应力下不同粒径钙质砂的压缩变形、颗粒破碎特征及内部应力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当竖向应力较低时,钙质砂压缩变形量、蠕变量及蠕变速率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竖向应力较大时,钙质砂压缩变形量、蠕变量及蠕变速率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为钙质砂的变形受钙质砂颗粒位置重排列与颗粒破碎共同控制。当竖向应力较小时,颗粒破碎不明显,可忽略不计,钙质砂粒径越大,颗粒形状越不规则,使得颗粒间的咬合力增加,抑制了变形的产生;随着竖向应力的增大,钙质砂发生显著的颗粒破碎,并且粒径越大,颗粒破碎越明显,加剧了变形的产生,并且引起颗粒间接触发生变化,加剧了应力重分布,钙质砂内部竖向及侧向应力大小的分布由Weibull转变到正态分布。蠕变过程中,钙质砂内部应力分布有均匀化趋势。  
      关键词:钙质砂;颗粒破碎;蠕变;颗粒粒径;应力分布   
      17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89199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基于线性矩的粤港澳大湾区极端降水区域频率分析

      杨芳, 马志鹏, 陈子燊
      2025, 64(2): 12-21.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60
      摘要:以1961—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30个气象观测站年最大日降水数据为基础数据,应用区域线性矩法分析了大湾区各子区域极端降水频率的最优分布函数与重现设计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 使用KNN分类法和均质性判别准则将大湾区气象站点分成5个子区域,分别为位于西江中下游的Ⅰ区、位于中北部三角洲网河区的Ⅱ区、位于南部伶仃洋河口区两岸的Ⅲ区、位于西南部的Ⅳ区、位于东部的Ⅴ区;2) Ⅰ~Ⅴ子区域的最优分布线型依次为P-III、GEV、GEV、P-III、GEV。依据区域暴雨增长曲线的方法,分别推算了大湾区各站点的暴雨频率设计值。3) 由优选的5个分区的区域最优分布函数计算的暴雨重现水平值可作为子区域内无站点处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L-矩;区域极端降水;频率分析;KNN分类;区域最优分布函数   
      25
      |
      2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89186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珠江三角洲地区用水量影响要素及其关联规则

      郑炎辉, 徐小迪, 李俊辉, 林树彦, 何艳虎
      2025, 64(2): 22-32.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17
      摘要:区域用水量影响要素及其关联规则识别对于合理预测用水需求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珠三角地区历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和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利用随机森林(RF,random forest)和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两种机器学习模型,并综合采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和部分依赖图(PDP,partial dependence plots)方法,系统识别了珠三角地区用水量影响要素及其与用水量的关联规则,揭示了各影响要素贡献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用水量影响要素按重要度排序依次是GDP、人口规模、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农田实灌单位面积平均用水量、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ANN模型和RF模型决定系数平均值分别在0.94和0.92以上;用水量影响要素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以人口为主导、周边地区以耕地面积为主导的特点;珠三角地区用水量对于人口规模和耕地面积变化的响应最为明显。研究可为珠三角地区未来用水需求预测以及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用水量;SHAP方法;PDP   
      18
      |
      2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89192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基于机器学习的环境因子与土壤孔隙度模拟

      胡炎凤, 邹天祥, 梁志鹏, 涂俊喜, 周萌, 沈文杰, 张介棠, 范东升, 卢燕回
      2025, 64(2): 33-41.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01
      摘要:土壤孔隙度是土壤物理质量、农业和环境保护研究中的关键参数。本研究以广西百色市植烟土壤0~20 cm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4个机器学习模型模拟6个气候因子、3个地形因子和1个土壤属性因子对土壤孔隙度的预测潜力,分析孔隙度的大小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随机森林模型得出的孔隙度平均值为41.3%,该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5.738)较低,决定系数(R2=0.648)最高,预测值和实测值基本一致,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对于环境因子和土壤孔隙度模拟具有较强的泛化性能和良好的预测效果。同时克里金插值结果显示,德保县和靖西市的孔隙度值整体偏小,可能存在土地板结、压实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等土地退化问题,可通过择机作业,合理施加有机肥及深耕翻土等修复措施改善,促进研究区烟草生产力的提高。研究结果为预测区域土壤孔隙度提供一种有效办法,并为了解全国植烟土壤的孔隙度特征及土地退化管理措施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土壤孔隙度;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属性因子;随机森林模型   
      21
      |
      2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89195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伊犁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及驱动力

      金晓亮, 孙慧兰, 叶茂, 苏骅, 杨涵, 吴芳
      2025, 64(2): 42-55.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167
      摘要:伊犁河流域作为中亚保存最完好的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景观之一,其植被覆盖影响区域的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本文基于MODIS NDVI数据集和像元二分模型、Hurst指数和BFAST模型对2001—2022年伊犁河流域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变化和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得出:1) 伊犁河流域近22年期间植被覆盖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18,以较低植被覆盖为主。植被分布具有很大的空间差异性,上游和中游植被覆盖度明显高于下游区域。2) BFAST模型分析表明伊犁河流域植被覆盖增加和退化分别占比47.3%和52.7%,植被退化趋势略微高于植被增长趋势;Hurst指数表明未来植被呈正向增加趋势和逆向减少趋势分别占比62.42%和16.84%。BFAST模型和Hurst指数耦合叠加17种结果分析得出植被覆盖未来趋势,总体上呈正向增加趋势(65.22%)占比大于逆向减少(15.07%)和占比19.71%的区域无法预测(不确定)。整体上未来植被呈正向增加趋势。3) 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表明,整个流域降水和气温对植被覆盖影响最大,对于各个子区域而言,上游地区地形以河谷为主,主要影响因子为海拔高低,中游地区以气温和GDP两个因素为主,下游地区以气温和降水为主。本文研究结果对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平衡和未来植被变化趋势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关键词:植被覆盖;像元二分模型;Hurst指数;BFAST模型;伊犁河流域   
      84
      |
      9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282248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基于大数据的桂林市域游憩空间形态

      邝卓文, 刘小航
      2025, 64(2): 56-66.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43
      摘要:以城市游憩理论为依据,基于桂林市兴趣点数据,利用最邻近指数、平均城市中心距离与空间离散度、回转半径以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桂林市域游憩空间形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桂林市游憩空间呈自然旅游资源主导型空间分布模式,游憩点集中分布于市中心、阳朔、兴安和临桂。县区间游憩点数量差异显著,其中公共与文化类游憩点更为突出,游憩点在城市中心和阳朔县城形成两个大规模的极核,与其他中小极核之间存在轴带状的分布形态,以桂林市中心、阳朔县城为发展极,在集聚效应影响下扩散至周边县区,并在两极之间形成发展轴,形成“一轴双核”型空间分布格局。2)作为自然资源型旅游城市,桂林市丰富的本地旅游资源奠定了桂林市旅游业基础,依靠自然资源带来的旅游价值进行经济发展,并在自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和本地居民游憩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最终以象鼻山、两江四湖等自然资源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城市中心。同时,自然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阳朔、兴安、龙胜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旅游资源开发后,逐渐成为桂林市的多个经济、旅游增长极,与桂林中心城区形成了“11235”全域旅游空间新格局。3)桂林市城市游憩空间形态以旅游业中心,通过旅游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如今城市中心区的游憩空间结构。通过POI数据对桂林市这一典型的自然旅游城市游憩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对该模式城市游憩空间的形成进行了解读,并为目前国内对该类城市发展模式研究的缺口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充。  
      关键词:城市游憩;空间形态;POI数据;桂林市   
      24
      |
      3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089184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UFLC-QTOF-MS/MS分析噁唑酰草胺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罗剑文, 钟创光, 刘羿飞, 黄欣如, 黄昆, 彭霏, 殷梓宁, 何昀泽, 张以顺
      2025, 64(2): 67-75.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099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MS)技术,以黄粉虫幼虫(Tenebrio molitor)作为模式生物,探索了一种在缺乏全面代谢物标准品的情况下发现和积累噁唑酰草胺(metamifop)代谢物色谱-质谱特征数据的新方法,并构建出噁唑酰草胺在黄粉虫中的代谢途径。研究显示从连续15 d定量摄食含噁唑酰草胺2 mg/g药饵的黄粉虫粪便提取物中发现了21种代谢产物,包括14种Ⅰ相代谢产物和7种Ⅱ相代谢产物。在Ⅰ相代谢产物中除单氧化噁唑酰草胺、精噁唑禾草酸、6-CBO、HPFMPA、HPPA和HFMPA已报道外,其余8种均为首次在生物体内发现。并发现这些I相代谢产物至少通过与氨基酸结合、与葡萄糖硫酸酯结合以及与硫酸酯结合3种途径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Ⅱ相代谢产物。  
      关键词:噁唑酰草胺(metamifop);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代谢产物;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MS)   
      61
      |
      1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49493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陈静思, 刘芳, 吴怡, 赵宇, 王佐成, 杨应, 姜春旭
      2025, 64(2): 76-85.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170
      摘要: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M06-2X和MN15杂化交换泛函,结合基于自洽反应场理论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对生理环境 [水液相、 310.15 K和1.013×105 Pa (1个标准大气压)] 下二价钙缬氨酸(Val·Ca2+)手性对映体之间的异构机制进行研究。异构反应通道研究发现:Val·Ca2+的对映异构可以通过羰基O或氨基N做H质子转移桥梁实现。异构过程中驻点的能量图计算表明:质子H以N原子做桥迁移的异构过程具有优势。在水的极性以及水分子(簇)的作用下,反应优势通道速度控制步骤的能垒为118.6~121.9 kJ/mol。研究结果表明:生理环境下二价钙缬氨酸配合物的对映异构速度很慢,其用于生命体补充二价钙和缬氨酸比较安全。  
      关键词:二价钙缬氨酸;溶剂效应;密度泛函理论;对映异构;反应能垒   
      22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77187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一种虚拟弧段式的停车场路网拓扑模型

      刘亚其, 于先文
      2025, 64(2): 86-93.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82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虚拟弧段式的停车场路网拓扑模型。首先,确定车位所在路段以及车位中心在该路段的投影点。然后,以投影点两侧子路段的长度与该路段总长度的比值确认分割位置。对于每个车位,使用分割位置截取路段的一部分作为虚拟弧段,表达车位与路网之间的拓扑关系。最后,在寻路时将路径规划任务分解为起点到车位所在路段两端点以及两端点到车位两个阶段,选择综合代价更低的一条作为最终路径。实验表明:相比于打断道路式模型,本文模型在用于寻路计算时节省了70%以上的计算时间和20%的存储空间,减少了90%以上的拓扑节点和边。因此,该模型能有效减少寻路时间、降低拓扑路网维护工作量和数据存储传输压力。  
      关键词:拓扑路网;虚拟弧段;停车场;停车诱导   
      109
      |
      8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6828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阳瀚祺, 黄爽, 刘静, 刘爽杰, 刘铮杰, 陈家宜, 高路康, 黄新烁, 姚传捷, 徐兴元, 张晓东, 陈惠琄, 谢曦
      2025, 64(2): 94-102.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51
      摘要:探究了三种纳米酶(Au24Cd1,Au24Er1,Au25)对银丝微电极(AgME)、金丝微电极(AuME)以及大脑皮层电图微电极(EcoGME)的修饰及检测方法。首先,本文成功将三种不同的纳米金属团簇材料修饰到三种电极的表面。电化学阻抗谱实验表明,纳米酶修饰后的电极在低频区域的交流阻抗显著降低。同时,研究了纳米酶修饰对不同电化学记录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方波脉冲伏安法、常规脉冲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对纳米酶修饰的电极进行测试,探讨不同纳米酶材料、电极基材以及检测方法在神经信号采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成果能为神经科学研究等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传感选择方案。  
      关键词:纳米酶;植入式微电极;电化学检测   
      142
      |
      28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6835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调控稳焰器液雾场

      蔡树峰, 陈钱
      2025, 64(2): 103-111.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102
      摘要:对亚声速燃烧室蒸发式稳焰器的非定常煤油液雾流场进行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调控研究。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实现湍流空气与离散液滴的双向耦合,并采用体积力模拟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流场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激励位置、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能够通过改变流体的局部动量,对稳焰器后的再循环区流场、煤油液雾场以及煤油和空气的混合产生调控作用。通过流场和液雾场的分析,能确定特定来流条件对应的最优激励参数。在本研究的来流条件下,稳焰器壁面前段外侧位置处施加15 kV和15 kHz的等离子体激励能够增加稳焰器后的再循环区长度和低速区域面积,改善煤油雾化和蒸发效果,促使燃料-氧化剂充分混合,延长可燃混合物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实现可靠点火和维持稳定燃烧。  
      关键词:蒸发式稳焰器;煤油液雾场;调控;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   
      49
      |
      12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47205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基于亮度和相位光流的结构振动测量对比

      唐小洋, 谢培悦, 刘祚秋, 汪利, 焦柯, 王建强
      2025, 64(2): 112-119.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193
      摘要:相位光流法首先通过小波滤波获得图像的局部相位信息,再通过相位梯度与相位变化估计结构位移,对光照变化和图像噪声都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且在测量范围方面也较传统亮度光流法有一定提升。针对图像噪声、光照变化设计了多组模拟实验,在不同位移下对两种方法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位光流法在超过1个像素位移、有噪声和光照变化的情况下均有更好的测量效果。最后,用两种方法对模拟和实际的悬臂梁振动视频进行运动估计,验证了两种方法在结构微小振动估计中的有效性以及相位光流法的优越性。  
      关键词:图像位移估计;亮度光流;相位光流;微小位移   
      84
      |
      1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6844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加载速率对青砂岩抗拉特性及断裂能耗的影响

      赵环帅, 潘永泰, 乔鑫, 王星宇, 毕研琨, 余超, 曹行健
      2025, 64(2): 120-128.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76
      摘要:结合室内试验与细观参数标定,建立了青砂岩宏-细观力学关系,分析了青砂岩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力学特性、裂纹演化规律与能量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加载速率小于0.1 m/s时,青砂岩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基本一致,无明显的差异性;且加载速率越小,脆性破坏越显著。拉力链是导致裂纹扩展与延伸的主导原因,而最终断裂是压力和拉力链相互作用的结果。(2)青砂岩破裂形态可分主裂纹为主、次生裂纹出现、次生裂纹贯穿的破坏形式。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青砂岩裂纹数量与破裂微元数量基本上呈现出相似趋势。(3)加载速率为0.000 5~0.1 m/s,输入能-断裂能曲线呈现上下波动现象,但波动范围较小;在加载速率为0.5~1 m/s时,输入能呈直线增加趋势,断裂能呈先快速增加后变缓的趋势,能量利用效率主要集中于10.262%~11.511%。  
      关键词:青砂岩;加载速率;巴西劈裂;抗拉特性;断裂能   
      42
      |
      9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6824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孔祥飞, 王森, 赵林, 陈明方
      2025, 64(2): 129-137.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261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DSM深度学习图像检测模型。首先,在每个Dark模块后引入HMU模块,以提高TFT-LCD面板上目标缺陷的检测精度。将原始SPP替换为SSMA,使得网络更加关注背景低对比度目标。其次,引入DSM模块以帮助网络增强有用特征且抑制无用特征,增强语义信息的集成。最后,用ODConv模块替换原始网络的下采样卷积,细化局部特征映射,实现局部缺陷特征的充分提取。在自制的TFT-LCD缺陷数据集中,与当前较为先进的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YOLO-DSM网络在mAP精度方面达到了97.40%,且FPS达到了77.42帧,可满足TFT-LCD缺陷任务检测要求。  
      关键词:视觉细微缺陷;YOLO-DSM;全维动态卷积;SCSE注意力机制   
      78
      |
      8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336821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一类带有对数项的临界Choquard方程组的基态解

      桑彦彬, 蔚艳, 史娜
      2025, 64(2): 138-147.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032
      摘要:考虑一类Choquard型耦合方程组,其中非线性项含有对数项和Hardy-Littlewood-Sobolev临界指数. 当对数项的系数均为负值时,借助单个临界Choquard方程相应的局部极小点的存在性,建立了该系统对应能量泛函在Nehari流形中Palais-Smale序列的收敛性,进而利用Ekeland变分原理,获得了其具有极小能量的正解存在性. 同时在对参数施加与线性问题相关的第一特征值的限制条件下,构造了上述系统具有负能量水平的非负解的存在性. 本文的结果扩展了对数项系数为正值的情形,分析了系数的负性对能量泛函几何结构的影响,是对经典Sobolev临界系统在Choquard算子上的推广和延伸.  
      关键词:Choquard型系统;对数项;基态解;临界指数;耦合项   
      35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80839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一类具有疫苗接种且潜伏期传染的SVEIAR腮腺炎传染病模型

      蒋为平, 张太雷, 刘宗萱, 曹欢
      2025, 64(2): 148-159.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093
      摘要:根据已知的腮腺炎传播机制,本文运用常微分方程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建立了一类具有疫苗接种且潜伏期传染的SVEIAR腮腺炎传染病模型,得出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 给出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并得到了当01时,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当0>1时,无病平衡点不稳定且地方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 选取江苏省腮腺炎患者病例数据,应用模型模拟了腮腺炎未来几年的流行趋势.敏感性分析显示,疫苗接种是影响腮腺炎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提高公众对腮腺炎的防范意识、制定有效的疫苗接种策略、加强锻炼能够提升机体素质以及免疫功能,从而预防腮腺炎的发生,进而控制腮腺炎的持续蔓延.  
      关键词:SVEIAR模型;基本再生数;稳定性;数值模拟   
      33
      |
      8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818220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单位球上加权Bergman空间上乘法、复合与微分算子的乘积

      张超, 覃跃海
      2025, 64(2): 160-169.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184
      摘要:研究了单位球上加权Bergman空间上乘法、复合与微分算子的乘积的有界性和紧性. 通过径向导数,我们定义了单位球上解析函数空间上的微分算子,从而推广了Sharma的结果.  
      关键词:复合算子;乘法算子;微分算子;加权Bergman空间   
      44
      |
      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680838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 具有阻尼和无穷时滞的随机弹性系统解的指数稳定性

      张小云, 范虹霞
      2025, 64(2): 170-178.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ZR20240126
      摘要:研究在Hilbert空间中具有阻尼和无穷时滞的随机弹性系统mild解的存在唯一性和指数稳定性,利用算子半群理论、公理化相空间的性质及随机分析,获得了所研究问题mild解的存在唯一性和均方指数稳定性,丰富和发展了阻尼弹性系统已有的结果.  
      关键词:随机弹性系统;mild解;指数稳定性;阻尼;算子半群   
      34
      |
      1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945077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4
    0